科伦丁·托利索加盟拜仁1年后 跟随法国进世界杯决赛未首发
6
2025 / 02 / 05
欧洲杯揭幕战亮点
上周末,2024年欧洲杯的首场比赛已经落幕,东道主德国队赢得了比赛。比赛在慕尼黑展开,德国队展现出强大的气势,最终以5比1的比分击败了苏格兰队。这场比赛的结果立刻成为了球迷和大众热议的话题,场上的激烈对决让人激动,场外的品牌广告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球迷们早早聚集在场地,盼着能一睹德国队的英姿。比赛里,球员们拼尽全力,德国队的攻势猛烈,防守也稳固。观众席上,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大家都在为德国队的胜利喝彩。这场胜利为德国队接下来的比赛奠定了基础,也让粉丝们对他们接下来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阿迪达斯地铁广告吸睛
阿迪达斯在慕尼黑音乐厅广场地铁站投放的欧洲杯广告相当引人注目。广告中出现了被誉为“欧洲足坛上第八次参赛且是第二位门将”的曼努埃尔·诺伊尔。他在地铁站通道中张开双臂,以“拜仁门神”的形象展示,完美演绎了阿迪达斯的新广告语“You got this”。
广告的贴法特别特别新颖,让人感觉像是完全融入了场景。乘客仿佛置身于球内,能切身感受到诺伊尔宽广的防守区域和强劲的扑球技巧带来的强烈压迫感,就像是被他紧紧拥抱。这种别开生面的体验,让众多乘客忍不住停下来细细观赏。
抽象画面引发热议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在特定视角展现广告效果,诺伊尔的脸部从其他角度看,被不同程度地拉长和夸张。这些看似抽象的画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反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吸引了众多人前往拍照留念。
许多人特意前往地铁站,从各个方位观赏这则广告,并用相机记录下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信息很快在网上扩散,成为热议焦点。众人对此种新颖的创意津津乐道,普遍认为阿迪达斯的这次广告独具匠心,突破了传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顾经典门将广告
阿迪达斯此次选择了守门员作为广告形象大使,这让人联想到以往的一个经典广告。记得2008年的欧洲杯期间,彼得·切赫的形象广告高达60米,矗立在维也纳普拉特摩天轮附近。在广告中,他以“千手观音”的形式展示了守门员的基本技巧和防守实力,形象既直观又充满活力。
2006年世界杯期间,德国知名门将奥利弗·卡恩在慕尼黑的高速公路上,以他出色的扑球技艺赢得了人们的赞叹。众多广告纷纷选用他作为代言人,这充分体现了阿迪达斯对守门员这一位置的重视,同时也彰显了守门员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TVC歌曲暗藏深意
阿迪达斯的TVC在“You got this”主题下表现出色。广告语是对英格兰队的激励,同时TVC选用了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Hey Jude》。这一选择既是对英格兰队球员祖德·贝林厄姆的致敬,又因歌曲情感由悲转喜,让人期待英格兰队能摆脱困境,重拾信心。
这首歌的基调映照了众多球迷在观赛过程中经历的喜忧参半。赢了球,球迷们会兴奋不已;输了球,情绪则会变得低沉。这首歌仿佛是球迷心绪的缩影,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广告营销潜力无限
阿迪达斯的这批广告,无论是地铁上的还是电视广告,都显现出了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地铁广告以其新颖和独特性,从不同角度吸引了乘客的视线,并引发了广泛的传播。至于电视广告,则通过经典歌曲唤起了球迷们的情感,增强了品牌的亲近感。
欧洲杯赛事上,品牌间的营销之战异常激烈。阿迪达斯通过别出心裁的广告,在众多品牌中独树一帜。这样的做法或许能为其他品牌提供灵感,让它们在体育赛事营销时更加注重创意和情感的联系,以此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你认为阿迪达斯在欧洲杯上的广告能产生多大的营销效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