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场60+最多的球员有哪些?科比超乔丹,现役两人纪录难破
4
2025 / 08 / 29
睡眼惺忪时,篮球资讯版块充斥着解职信息。到10月14日北京时间上午九点,仅仅一天之内,竟有五十三个运动员离开了联盟,令人惋惜地结束了在NBA的征程。
诸如备受瞩目的火箭队,日前解雇了邦德、罗德里格斯、桑普森以及卡波科洛这四位成员。这就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人员遣散?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众多NBA俱乐部选择此刻进行球员裁撤?
裁撤,在英语中规范的表述为“waive”,通俗来讲就是解雇,失去工作。
依照NBA的相关规定,被解雇的运动员,未来四十八小时之内会进入离队阶段,其他俱乐部可以挑选这位运动员的合约。倘若没有俱乐部挑选,他便会变成彻底的自由球员,能够和任意的俱乐部签约。假如某个俱乐部挑选了这位运动员的合约,那么该俱乐部必须补偿这位运动员剩余合约的报酬,并且挑选该运动员的俱乐部还需向联盟支付一千美元的款项。
当然,并非所有队伍都有资格接纳被解雇的选手,若想接纳选手,队伍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
1.该球队薪金总额远低于工资帽,可以吃下该球员的合同;
2.该球队拥有足以吃下该球员合同的伤病特例;
3.该球队拥有至少可以吃下该球员合同的交易特例;
4.该球员的合同还剩1-2年,薪水为底薪。
先前提及的,仅为NBA裁员的常规条款,而各个阶段执行裁减的人员策略亦存在差异。各支球队选择此刻减员,与联盟设定标准队伍规模的时间节点存在关联。
近期这个休赛阶段,众多NBA俱乐部借助选秀、夏季联赛以及季前赛吸纳了大批新球员,他们所获得的合同多属于训练营性质。由于名额有限,其中绝大部分选手无法在常规赛启动前继续留在队伍中,每年都会出现极高的流失现象。
以休斯顿火箭为例,球队集训时人数多时,会多于20人,但最终只有14人进入常规赛名单,因为联盟规定最多15人,火箭为增强阵容调整能力,通常只带14人,另外还有两名球员签了双向合同,所以实际留在队中的球员总数是16人,这意味着仅火箭这一支球队,就有4到6名球员在这几天内失去了职位。纵观整个联盟,几天之内将有一百余人无法继续在NBA比赛。
本赛季,官方要求各队须于北京时间十月十六日凌晨五点前,提交常规赛参赛人员名单,为遭解职的球员提供再就业可能,联盟各队通常颇具人情味,提前两到三天执行裁员操作,这也是近期各队纷纷宣布球员离队的主要原因。
被解雇的球员未必就完全断绝了在NBA踢球的路径,每支队伍最多能派四位选手去发展联盟的队伍,作为队伍阵容的“替补”,毕竟,赛季相当漫长,要踢82场常规赛,队伍出现一些身体不适也是难以防止的。
一旦某个队伍遭遇意外变故,负责人通常会考虑那些曾经为该队效力的运动员,毕竟,经由训练营和热身赛,他们早已熟知队伍的战术风格,并且与部分队友形成了配合,指导团队对他们的能力也更为明晰。与那些从未在这支队伍效力过的运动员相比,他们在融入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因此,这些运动员常常能够担任临时补缺的职责,得到俱乐部提供的有限期限的协议,例如为期十日的合约,依据本季的重要日程,自公历二零一九年一月六日,依据NBA的规则,各俱乐部便可以着手签约这些短期合约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