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3时俄罗斯世界杯开球!不懂足球咋愉快聊球?看这里
23
2025 / 09 / 25
我从欧冠半决赛首回合就打定主意要去看决赛了。那场国际米兰对阵AC米兰的半决赛,开场仅11分钟就接连攻入两球,让我意识到国米将时隔13年重返决赛舞台。当时正值北京时间凌晨3点多,我正躺在沙发上,立刻抓起手机去查询球票信息。在欧洲规模最大的二手票务平台上,欧冠决赛门票最低也要卖到3万多元。我为此反复斟酌了好一阵子。后来才明白,有个额外的开票环节,最经济的那类门票价格在一万以上。这几天我在伊斯坦布尔碰到的不少中国观众,都购入了这种价位的入场券。
去支持自己偏爱的球队角逐欧冠桂冠,那种心情比观看世界杯决赛还要激动人心。实际上提及欧冠决赛,它并非足球领域声名显赫的赛事,不过或许是最具分量的较量。世界杯的影响力更广,关注世界杯的人里并非球迷的占多数,不过从竞技角度讲,许多球迷觉得欧冠决赛的分量比世界杯决赛更重,毕竟国家队的配合水平有限,又不是职业队伍,而观众对职业俱乐部的感情投入更深。好比篮球爱好者,很多人也更偏爱观看NBA总决赛,而不是奥运会男篮决赛或者世界男篮锦标赛的决赛。
国际米兰最近一次闯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是在2010年,当时由穆里尼奥指导球队,在半决赛中战胜了实力强劲的巴塞罗那队。有意思的是,当年执教巴萨的教练,也就是瓜迪奥拉,现在正负责曼城。球迷们往往对球队有着深厚的感情。2010年国际米兰在欧冠决赛中获胜夺冠,那时我是一名大学生,只能通过熬夜观赛来分享喜悦,如今国际米兰再度杀入决赛,我即将年满三十五岁,这十三年间,球队阵容经历了多次人员变动,我也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步入中年的状态,不过现在有个好处,就是相比从前,我更容易获得观看决赛的现场机会。这些天沿途遇到不少专程来观摩决赛的中国国际米兰铁杆球迷,他们的形象颇具代表性。比如在北京首都机场,我碰到了几位同行者,他们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为了看球赛花了一万多元购买门票,特意向单位请了假,戴着苏宁出品的国际米兰主题口罩,正准备登机出发。
欧洲冠军联赛的最终决战每年都会更换举办城市,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足球运动在大陆范围内的普及。今年该项赛事的决赛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进行。最近几天,这座城市充满了浓厚的竞技氛围。加拉达石塔如今成了欧冠的灯光舞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两端高挂着两支决赛队伍的巨型标志,托普卡帕宫、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这些名胜古迹里随处可见身穿双方球衣的球迷在参观,抵达酒店后,服务人员通常会先询问来意,随后会追问立场归属。深夜酒店房间外,常常能听见球迷们驾车高歌,传唱着哈兰德的歌曲,车辆呼啸而过。
众多运动员抵达了伊斯坦布尔。广受运动员青睐的“撒盐哥”的烤肉连锁店总部位于伊斯坦布尔古城,近期吸引了不少运动员光临。国际米兰与AC米兰的部分成员也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准备观看决赛。卡卡在出席活动时一开始就自嘲曾在伊斯坦布尔输掉过欧冠决赛的比赛。人们至今仍清楚记得,上一场在伊斯坦布尔进行的欧冠决赛发生在2005年,那次比赛被称为“伊斯坦布尔奇迹”;利物浦在上半场以0比3落后AC米兰;然而在下半场仅用6分钟就不可思议地扳平了比分;最后通过点球决胜负,赢得了令人震惊的胜利。
本次欧冠决赛在伊斯坦布尔当地时间晚上十点举行,这是考虑到欧洲转播的时差因素。然而对于球迷们而言,这一天早在早上就进入了状态。由于许多欧洲球迷选择在决赛当天抵达伊斯坦布尔,导致整个城市交通陷入拥堵。街边的出租车难以招手,Uber也无法成功接单,因此不少球迷选择早早动身前往现场。
在市中心的邻近区域布置了欧冠庆祝活动,这实质上是面向成年人的娱乐场所。许多人换上了自己珍藏的不同年份的队服,排队参与赞助商组织的环节以获取小礼品,或是购买欧冠的官方周边商品。好像只要穿上某位球员的队服,就能模仿他的形象。不过明显看到,曼城支持者的队服更为“新潮”,样式相对简单,而国际米兰支持者的队服则涵盖了从80年代到最新款式的各个阶段。
在节庆活动中等候购买快餐时,身后有伙从伦敦来的曼彻斯特球迷在交谈,大约五六个,年纪都在五十上下,其中一位提议道:先前预定观赛结束后由专车接送,可否通知驾驶人员或许会提早,以防万一球队落败呢,这番话引得其余几人纷纷反驳,表示绝不可能会输掉比赛
曼城本赛季表现非常出色。自从2008年球队被中东阿拉伯财团购入之后,新管理层对俱乐部进行了巨额资金投入,从此曼城成功跻身顶级俱乐部行列。在瓜迪奥拉教练的带领下,球队已经连续六年获得英超联赛冠军,并且三次闯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根据赛前数据,曼城在与国际米兰的比赛中被看好以六比一的优势获胜。
确实如此,嘉年华活动中,排队和欧冠奖杯合影的多数是曼城的支持者,他们显然不再遵循赛前不触碰奖杯、不饮香槟的旧习。普遍认为,曼城实力强大,对手实力偏弱,球队速度极快,而对手则行动迟缓。
来到伊斯坦布尔的本菲卡球迷表现较为谦逊,以我为例,自家球队能杀入决赛,获得亲临欧冠决赛现场观摩的机会,便觉心满意足。本菲卡球迷相遇时随意攀谈,彼此都不提及胜负,也不分析攻防策略,更不会讨论当晚如何踢球,毕竟两队的实力差距实在悬殊。有人甚至一度热衷于神秘学说,因扎吉指导蓝黑军团闯入杯赛决赛的把握很大,国际米兰在历史上几次赢得欧冠决赛桂冠,都挫败了对手实现三冠伟业的企图。
但是从庆典活动结束之后,许多人开始关注前往竞技场的交通计划。今年欧洲冠军联赛的决赛地点阿塔图克奥林匹克竞技场,正是2005年“伊斯坦布尔奇迹”发生的地方,位于伊斯坦布尔市外的区域,与市中心相距超过二十公里,需要花费较多时间驾车前往。去年欧冠利物浦与皇马的决战在巴黎近郊的法兰西体育场举行,主办方在巴黎现场的安保及组织环节存在明显不足,致使众多观众无法准时进入赛场,并在场外形成了严重的人流拥堵状况。为此,欧洲足联今年提议观众须于上午十一点前抵达场地。前往阿塔图克奥林匹克球场的交通条件并不理想,市中心与球场之间的路程存在不便,市内公交网络无法满足欧冠决赛所需的大量客流,为此欧足联决定启用数百部专用车辆,这些车辆从正午十二点起不间断地往返于市中心与球场之间,为球迷提供接驳服务。
结果,我坐上大巴后才知道,本来预计半小时的车程,因为堵车,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球场。国际米兰球迷和曼城球迷被安排乘坐不同的大巴,途中国际米兰球迷见到曼城球迷时,会隔着车窗伸出四根手指,暗指今晚将是国际米兰的第四个冠军,而曼城这个新兴球队还没有赢得过欧冠奖杯。
2018年我曾在莫斯科观赏过世界杯的开场赛事,对于那场赛事的赛场氛围印象深刻,世界杯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球迷之间相处得十分和睦,哪怕当夜没有自己支持的国家队参与角逐,这些球迷也会穿上各自国家的队服或民族服饰前往赛场,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球迷们一同参与互动,为比赛加油助威。
但欧冠决赛的赛场氛围截然不同,这是纯粹的竞技较量,只计较胜负结果。刚到阿塔图克奥林匹克体育场,就能体会到这种紧张对峙的场面。球场外两边球迷的看台区域相隔甚远,中间距离很远。要步行半小时,才能从这边的观众席移动到那边的观众席。双方都邀请了本国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活跃气氛。
深夜进行的赛事,下午6点就能够办理入场手续进入运动场区域。在场地外围的过道里,双方支持者几乎不发生交流,彼此仿佛视而不见,如同穿过的是一片虚无。进入场馆内部,两支队伍的球迷观众区被设置在场地两侧,确保彼此相隔最远空间,而两区之间则是立场中立的观众区域
赛场上的氛围和世界杯截然不同,给我留下最深刻感受的是一种“宁静”。或许是因为场地音响效果设计精良,又或许是因为观众们行为十分有秩序,导致他们的欢呼和喝倒彩都格外清楚。每当歌声或嘘声停止时,赛场便会呈现出一种非常专注的“寂静”状态,仿佛成千上万人都全神贯注于同一件事,那就是专心致志地观看比赛。
结局显而易见,第36分钟德布劳内不幸离场,第57分钟卢卡库替补登场取代哲科,国际米兰球迷在观望了超过一个小时后,第68分钟罗德里为球队取得进球。
赛事落幕,国际米兰的拥趸们率先放声歌唱,在授奖典礼期间,该队的主场观众席上无人提前散场,球员哲科领取银质奖牌时,深具情谊的曼彻斯特城的支持者们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这是因为他早年间曾代表曼城效力过。
曼城开启了一段崭新纪元,非常感激国际米兰,让我得以亲临欧冠决赛现场观摩比赛。国际米兰目前的主力后卫阿切尔比已经35岁高龄,达米安33岁,中场核心姆希塔良34岁,布罗佐维奇30岁,前锋哲科37岁,卢卡库也是30岁。这些老将们或许将不再有太多机会参与决赛了。国际米兰的支持者若渴望再度观赏欧罗巴联赛的巅峰对决,大概要耐心等待至少五到十个寒暑了。
排版:孙孙Boy / 审核: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