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第4轮勒沃库森VS多特蒙德前瞻:药厂状态火热迎战大黄蜂
17
2025 / 03 / 31
在德国足坛,勒沃库森的胜利原本应是值得庆贺的,但以色列记者菲利克斯·塔姆苏特的微博却暴露了其中的矛盾。一个财力雄厚的俱乐部夺冠,这在注重公平的德国足球环境中显得异常突兀。
勒沃库森的财务优势
勒沃库森不受“50+1”规则的约束。拜耳集团是它的掌控者,并且持续为其提供资金。比如,2008年,拜耳集团减少了勒沃库森篮球部的预算,却增加了足球方面的投入。观察这个俱乐部的运营,可以发现它能在多个赛季中获得丰厚的资金支持,这是很多遵循“50+1”规则的俱乐部难以达到的。这种优势让勒沃库森即便过去成就不多,也能在本赛季取得显著的成绩。
德甲多数俱乐部为非营利性会员协会管理,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自身运作。勒沃库森则得益于拜耳集团的支持,仿佛拥有额外助力,因此在转会和球员待遇上占有显著优势。
50+1规则本意
德国职业足球有一项关键原则,即“50+1”规则。自1999年起,该规则开始实施。根据德国足球联盟的规定,此规则确保俱乐部成员至少拥有50%的投票权,并且额外拥有一票。这一规则有助于俱乐部更有效地管理债务和工资上限。正如多特蒙德CEO瓦茨克所言,德国球迷与俱乐部关系紧密。制定此规则时,也考虑到了传统因素的保留,以及让德甲和德乙俱乐部展现独特风貌,以区别于其他顶级联赛。
德国多数俱乐部过去主要依赖有限的门票收入、少量赞助以及会员运营费用来支撑,这样的机制避免了外部力量的过多干预。因此,诸如柏林赫塔、法兰克福等俱乐部得以在这一体系内稳健成长。这一规则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德国足球俱乐部的生态平衡。
勒沃库森的特殊案例
这家俱乐部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整个勒沃库森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拜耳集团。1999年,它从运动综合体中独立出来。得益于集团的大力支持,它不必像其他俱乐部那样受制于规则。自成立以来,它就依赖于拜耳集团,这与那些依靠当地居民和会员逐步成长的俱乐部截然不同。
自家球迷对拜耳集团的管理方式并无异议,因为球队表现优异。然而,其他忠实球迷则有所不满。他们觉得,在大家都遵循相同规则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特殊待遇,就像是比赛中有人突然获得特权。这种特殊情况让他们感到原有的公平性受到了破坏。
沃尔夫斯堡类似情况
沃尔夫斯堡与勒沃库森有着共同的背景。这两个城市都是大众汽车工厂建立后诞生的,大众集团对沃尔夫斯堡足球俱乐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上世纪上半叶,大众工厂的建立推动了城市的形成,也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霍普接管球队以来,持续的资金投入让球队不断上升。尽管曾遭遇争议,但如今球队在德甲联赛中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种情况与勒沃库森的例子都表明,德国足球界中,一些俱乐部在企业的推动和资助下,迅速崛起,这种做法与德国足球的传统运作模式相异,这在一些保守派人士看来,是对既定足球体系的挑战。
传统球迷的看法
许多德国老球迷看来,勒沃库森缺乏稳固的粉丝支持。他们觉得这个俱乐部像是某个企业的附庸。长期以来,它被戏称为“塑料俱乐部”。即便如今赢得了冠军,这种看法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扭转。而传统的德国俱乐部,它们是依托社区和球迷力量,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像不莱梅和沙尔克04这样的老牌俱乐部,它们与球迷一同历经风雨,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积淀。相较之下,勒沃库森主要依赖拜耳集团的支持,缺乏与球迷共同成长和积累的历程,这让许多传统球迷对其成就难以接受。
对德国足球体系影响
德国足球体系中,勒沃库森等类似俱乐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从资本投入的角度分析,这些企业的大力支持让这些俱乐部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球员,从而在联赛成绩上占据优势。这种现象可能对一些中小俱乐部造成压力。同时,这种特殊地位也使得联赛在规则制定和执行方面需要重新思考。
德国足球联赛未来是否会对规则作出调整以应对这种特殊情况,或是强化“50+1”规则的执行?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也欢迎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