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最被低估的商人卡梅隆·安东尼,多项投资回报惊人
18
2025 / 10 / 08
12亿,詹姆斯的银行卡又跳出一个零。
别急着羡慕,更厉害的是奥尼尔,用85美元购入谷歌初始股份,如今增长了17倍,在家中每年收取10亿美元股息。
打球只能赚工资,投资才能把名字换成印钞机。
你若以为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就等于失去工作,财产减少,关注度降低,那么这篇文章将彻底颠覆你的想法。
先看数据。
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的报酬总计可达五十亿元,然而,在赛场上退役之后,能够持续每年赚取超过一亿元收入的人,不足总人数的百分之五。
差距就在有没有把名气换成股权。
詹姆斯把电视公司卖给潮流平台,一次套现30亿。
科比生前那只基金,8个项目里3家上市,纸面回报8倍。
魔术师约翰逊显得更为平凡,他在汉堡店、健身房和电影院都有经营,每年的总收入达到五十亿,这比他职业生涯最高时的薪水高出十倍。
奥尼尔的路径最可复制。
打球20亿工资,代言12亿,解说7000万,这些只是本金。
他惯用的策略分三个阶段,起初是投资领先企业,接着是购置知名公司的股权,如今已进入道路和桥梁领域,开始征收通行费。
学术背景也有其价值,担任人力资源专家后,他评估项目时会优先考察团队构成,而非演示文稿中的内容。
别人买卖股票依据信息,他直接查阅职员的社会保障缴费情况,团队是否稳定立刻知晓。
为什么他们玩得转?
第一,兜里有钱。
手里握着几亿现金,就能拿到散户进不去的门槛。
第二,名字带流量。
同是一家售卖饮品的店铺,寻常百姓想要合作需要准备两百万资金,而詹姆斯出面协商,品牌方不仅承担了店铺的翻新费用,还赠送了所有权份额,由此带来的成本降低便是实际获得的利润。
第三,懂行。
70%的球星项目围着体育转,熟悉的赛道减少踩坑。
詹姆斯做影视,主角是篮球,观众天然买单。
表演者创办了多处健身场所,教学安排照搬旧日锻炼方案,指导人员都是昔日队友,因此节省了摸索过程的代价。
中国选手也在追。
姚明把工资投进黄杉资本,现在管着60亿。
他看上的昆仑决,估值从3亿涨到25亿,只用了五年。
体育康复中心更稳,年增速40%,疫情都没打断。
樊振东表现更为激烈,以三千万人民币获得了美国乒乓球联赛十五分之一的经营股份,赛事尚未开始,相关权益就被网络视频平台以优厚价格预先购买。
差距同样明显。
美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水平远超中国,其优质项目储备极为丰富,即便是顶级运动员,一旦发掘成功便可以持续进行投资。
国内众多参赛者苦于无处报名参赛,专业机构与商业组织覆盖严重不足,高达八成,即便资金充裕也错失良机。
奥尼尔每年会审阅大量方案,具体数量超过两百份,相比之下,一般中国籍运动员通常只能参与十几个,这种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回报上的差距。
想复制他们的路,先把三件事写进备忘录。
第一,找专业团队。
盲目跨界失败率75%,把钱交给靠谱机构,比自己瞎猜强。
第二,盯着自己擅长的地盘。
打球的人就投运动、健康、培训,别碰看不懂的元宇宙。
第三,持续学习。
奥尼尔完成学业后才开展尽职调查,科比凌晨四点研读财务报表,财富不会辜负刻苦钻研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只投自己懂的事。
把钱交给更懂的人。
名气只在谈判桌第一分钟有用,后面全靠数字说话。
再不做股权布局,你的工资单就是天花板。
看懂球星怎么把名字变股份,下一个自由的人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