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圆满落幕,混团项目入奥议程启动
0
2025 / 01 / 06
谈及世界杯与奥运会,众人多着眼于其热闹非凡的场面和超高的人气,然而,这些赛事背后的商业利益以及它们对东道主经济的实际作用,实际上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议题。国际足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亦暴露出其背后商业策略的一小部分。
世界杯在中国的商业考量
世界杯与中国之间的传闻频传,这主要是因为国际足联看重了中国庞大的球迷群体。在全球范围内,世界杯的商业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而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历年来,中国与世界杯的交流合作始终围绕商业潜力展开,无论是转播权交易还是商业赞助,都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中国拥有众多球迷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无论是转播权的销售还是官方赞助商在中国的推广,都能获得可观的回报。但这也存在风险,商业合作的同时,还需应对市场规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每一届世界杯在中国都掀起商业合作的狂潮。众多企业试图抓住这个时机,增强自身品牌的影响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不少不规范现象,以及过度的竞争。这些问题亟需监管和规范,以实现协调和平衡。
世界杯和奥运会商业模式异同
世界杯与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模式存在众多共同点。两者都以转播权和赞助费作为重要的经济来源。比如,世界杯的转播权销售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巨大的收入。奥运会的转播权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成为其最大收入来源。至于赞助费,这两个大型体育赛事会根据赞助商的等级提供不同的权益,并收取相应的费用。不过,世界杯在商业运作上更侧重于体育场内的活动,而奥运会的商业运作范围则更为广泛,因为其项目种类繁多。
尽管两者总体目标一致,但在具体实施上有所不同。比如,奥运会就有一种名为TOP的特殊商业合作模式。在经济规模和传播影响力方面,两者也有所区别。世界杯主要针对足球爱好者,而奥运会的观众群体则更为广泛。
世界杯赞助分级情况
世界杯的赞助商分为多个等级,各自享有的权益差别显著。在支出上,这种差异尤为明显。顶级赞助商能够获得较高的曝光机会和丰富的商业推广权益,而普通赞助商的权益则相对较少。以2014年为例,国际足联秘书长曾提及相关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等级赞助商的投入存在差异。观察实际情况,我们发现顶级赞助商的名字在世界杯期间频繁出现,观众接触其品牌的次数也相对较多。
那些小规模赞助商必须持续提升其知名度,以提升收益。这情形使得商业运作中产生了某种不平衡,大赞助商掌握了多数资源,而小赞助商在竞争中步履维艰。
奥运会的商业收入构成
奥运会的资金来源丰富多样。其中,TOP计划对收入的贡献逐年上升,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收入中,TOP计划贡献了10.22亿美元,占比达18%,仅次于转播权,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本土赞助商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汉城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此外,众多国际品牌在赞助时慷慨解囊,不仅提供资金,还提供产品支持。这些因素都极大地促进了奥运会的商业运作。
然而,这份美好背后却隐藏着问题。尽管收入来源多样,但赛事结束后,场馆的维护等事宜将变成沉重的负担。有些场馆在后续使用上不尽如人意,若缺乏后续的开发和盈利途径,便可能引发资金短缺和资源浪费。
世界杯与奥运会对东道主的经济影响
世界杯和奥运会对于东道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么显著。以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为例,之后每年高达一亿欧元的场馆维护费用让希腊政府感到压力重重。再看2006年世界杯,德国新建的12座球场中,大多数在比赛结束后都出现了亏损,维护成本也落在了当地政府的肩上。只有少数像足球城体育场这样的场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才实现了盈利。由此可见,这两大国际赛事在东道国举办后,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筹备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场馆建设等,但若赛后未能合理利用,最终只会背负债务。发展中国家在筹备此类赛事时,更需谨慎行事,务必制定出场馆等资源的后续使用计划。
国际足联与奥委会财务数据公布后的启示
国际足联与奥委会这两家非营利机构开始公开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其收入颇为丰厚。这得益于众多赞助商和球迷的大力支持。然而,对于东道国而言,这些数字并不能盲目乐观。举办这两项赛事需全面考虑。不能仅着眼于眼前的热闹场面和旅游业等短期效应,还需思考场馆长期维护及资金回笼的问题。
观察现实情况,我们发现有些国家在赛事结束后,并未有效运用这些场馆,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和浪费。同时,这也让当地居民不得不承担起后续的债务以及管理责任。
在深入了解了世界杯和奥运会背后的商业运作及经济效应之后,我们不禁思考,未来申办国应如何应对,才能在举办这类国际体育盛事时既赢得荣誉,又规避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