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CBA联盟选派辅助裁判首站服务广东队训练,效果良好
0
2025 / 10 / 20
最新一届CBA联赛期间,裁判争议引发广泛关注。4月16日,中国篮协举办媒体沟通会,联赛管理机构人士透露,现阶段国内裁判团队的数量与能力,难以满足联赛迅猛发展的需求。为应对这一状况,CBA计划推行裁判职业化方案。
据消息,如今执法CBA比赛的裁判必须拥有国际级或国家级资格,而中国篮协登记的这类裁判仅65名,其中国际级裁判有39名,国家级裁判有26名。上赛季CBA联赛球队增加到20支,常规赛每轮进行10场比赛,每周安排3轮,季后赛还实施大回避制度,像这样规模的裁判团队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选拔裁判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为必须经过严格审核。成为国家级裁判,必须通过中国篮球协会的考核,而要成为国际级裁判,则需通过国际篮球联合会的考核。去年全国报名参加国家级裁判考核的有超过九十人,最终通过考核的有七十八人,但这七十八人中,有些人未来可能不会继续从事裁判工作。从事裁判职业的人,不可能立刻执法最高级别的联赛,通常需要逐步晋升。他们必须通过青年联赛、NBL、WCBA,最终进入CBA的四级晋升通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篮协会对他们的成长状况、个人品德、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审核和评定。整个选拔周期相当漫长,能够符合CBA裁判水准的杰出裁判,数量终究有限。而且,等这些新晋裁判员逐渐成熟,目前众多年长的CBA裁判可能又要迎来“离开”,因此裁判团队的增强不可能迅速完成。
另有一个情况是,如今这批具备执法CBA资格的裁判,技艺水准方面并非完全一致,有些人的专业素养尚有不足之处。上赛季常规赛上半程时常发生破坏比赛风气的行为,其中一些误判漏判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篮协持续努力提升裁判员能力,包括安排人员赴NBA学习,确实获得一些进步,不过随着联赛迅速发展,裁判员专业化已成定局。
事实上,上个赛季CBA已经对满足标准且具备资格的裁判采取了半职业化运作模式,该组裁判人员相对稳定,能够随时应召,不过执法赛事依旧只是他们的辅助工作,与完全的职业裁判相比,仍存在显著距离。
CBA即将推行的裁判培养方案将带来根本性变革,根据联赛管理层负责人的说明,该方案整体将分四个阶段实施,首先会开展现状普查,接着基于普查数据,展开实际操作性研究,然后制定人才培育与任用策略,最后对策略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优化。
目前,裁判员职业化已经拥有了一些现实基础,一方面,我们听取过众多CBA俱乐部的心声,多数俱乐部对裁判职业化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营造更优良的赛场氛围,相关议题将在CBA联赛委员会后续会议上进一步商议,另一方面,在财务方面,我们当前的状况比从前更为充裕,资金短缺曾是阻碍裁判职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该负责人表示。
裁判员职业化的发展尚需时日,毕竟在CBA及中国体育领域,这仍属新兴事物,各方对于裁判员职业化的理解和实践都需要逐步完善,只要有利于CBA联赛的进步,我们会持续探索前进。
(刘小龙)